•  

    深度报道

    立锥之地塑造钢铁长城

    ——北京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纪实

  •  

    在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兴贸一街16号嘉柏大厦一层坐落着一间别样的店铺,从巨幅玻璃窗向里望去,明亮的顶灯下一排排的方格状展柜里陈列着形态各异的比例模型,白色工作台上下堆满了模型包装和制模工具,有时还能看见埋头制作模型的爱好者。

     

     

    这里就是北京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

    创始人大志

    北京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的创始人大志,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个模型的深度玩家。在他的工作室里收藏有数以千计的军事比例模型、民用比例模型、汽车、飞机、舰船。他的微信个性签名上写着:“偶尔中二永远勇敢 男人至死是少年! 从此乘风破浪光芒万丈!”仿佛诉说着他的心声,也昭示着他的形象,30多年来对模型的热爱从未减少。

    和大志的相识是记者偶然间在微博平台刷到的一篇帖子,内容是展示国产新型车载榴弹炮的建模图纸。顺着该帖记者浏览了该博主的个人主页,主页内不间断更新了两款国产新型车载榴弹炮模型的试模过程。这不禁激发了记者的探索欲,便持续关注了该博主。

    经过微信公众号平台的私信,得知该博主名为大志(昵称),在北京开了一家模型工作室并拥有自己的模型品牌。

    记者开展了一次实地探访行动。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兴贸一街片区是物流行业的集散地,周围多是各大企业的物流园区。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就位于其中一个园区的写字楼里。

    在工作室门口的停放着一辆经过改装的牧马人卢比肯越野车。车身玻璃上贴着漫画《丁丁历险记》中主角丁丁与他的爱犬米卢的贴纸,车尾门的备胎上固定着一只布满灰尘的章鱼玩偶。整台越野车充满了一种工业废土风格,在停车场内极为显眼,给整个园区内增添了一抹“玩味”。

    未见其人先见其车,在后面与大志的交谈中证实了那台越野车的车主即是他本人。

    穿过摆满各种比例模型的大厅,记者见到一个坐在办公桌前把玩手枪模型的中年男人,他就是大志。

    寒暄过后,大志讲起了他的童年经历,他的热爱源自儿时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

    “记得那时候胡同里大家都玩从商场里买的小汽车模型,我就跟爸爸要,爸爸说你自己做一个。”大志回忆道。

    大志的父亲随手捡起一块砖头,通过锯条打磨雕刻了一辆小汽车模型送给大志。一块砖头与父亲的亲手示范,给大志埋下追逐热爱的种子。

    “所以从那时候起,我骨子里有了一个想法,就是当我喜欢什么的时候,第一个念头不是去买,是自己做!”大志着重地说。

    于是,但凡看见自己喜欢的模型玩具首先尝试亲手制作的念头开启了大志把爱好变成事业的征程。

  • 多年来的制模心得

    “非奇技淫巧唯耐心耳。”这是大志多年来对比例模型制作经验的总结。

    耐心不仅仅是制作过程中的专注与踏实,而且还包括对真实场景的记录与制作经验的点滴积累。这种耐心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大志的整个模型制作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他对工作室的经营里。

    一个成品比例模型是否能得到玩家的好评,不光在于其开模的精度或者说细节还原的准确度以及比例大小的正确度,更重要的是其涂装较真实世界的还原度。

    比例模型也可以被称为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艺术作品创作的金玉良言。

    在大志的少年时期,曾有过一段学习绘画的经历。他说:“正是我儿时学习过绘画,这些绘画的知识给我日后的模型制作奠定了基础。”

    大志打趣的问道:“干我们这一行必须要有美术功底还不能有色弱,你能分清楚普通的白色和钛白吗?”

    飞行器题材的模型上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白色。

    “我们还要注意到自然光线下的真实色调与模型说明书上标注的有差别,比如说喷涂在北约国家战车模型上的北约三色迷彩要比说明书上的饱和度低一些。还有就是模型内部舱室的阴影涂装,跟美术上素描中的阴影描绘一样,需要用喷笔着重表现出来。”大志介绍道。

    “比例模型的涂装就是对真实环境的缩放。”大志补充到。之所以这么说,就要涉及到大志的另一个爱好。

    大志的另一个爱好就是越野穿越,他曾经多次与好友组队驾驶越野车穿越国内多地的沙漠、戈壁、草原、河流峡谷等。丰富的越野穿越经历让他在真实的环境下观察到车辆的外观状况以及周围环境,从而让他在多种模型场景的制作中游刃有余。

    大志回忆起他在沙漠戈壁驾驶的场面,“我驾驶越野车在沙漠行驶时,一圈跑下来车辆表面是相当干净的,并非我们之前在模型做旧上想到的整台车是布满灰尘的。还有就是我的车在戈壁行驶的时候,车身前面通常是干净的,而车尾却是非常脏的。而在车辆涉水并重新开上岸后,再驶出去一段距离,车胎的凸面是干净的,而车胎凹面是被泥巴填满的。”

    说到这个话题时大志批评道:“你看现在有些模型的旧化涂装完全就是错误的,比如说以挖掘机、坦克为题材的场景模型,它们的旧化涂装都是玩家凭空想象的,现实中根本不是这样的。”

    记者借机询问道:“那把模型做旧是您认为的技术流吗?”

    大志回答道:“把模型做得干净才是,做的跟刚出厂一样,这个才有难度。”

    “咱们欣赏一款模型,应该是看它干净的那一面,因为它越干净越新你每次欣赏的时候总会有新发现。如果你把模型做的很脏,比如说以一款在军舰甲板上停放的舰载直升机为题材的场景模型,制作时表现出机身外表布满被海上盐雾侵蚀的痕迹。完成后,欣赏的时间长了就会陷入审美疲劳。”

    这里一直遵循着这条审美准则。所以,在整个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展厅内几乎很难找到一款旧化程度很高的比例模型。

    经验丰富的良心商家

    做一款量产的成品模型是一件繁琐的事。不光要涉及照顾玩家“胃口”的题材,还包括成本的控制以及对工作室员工的管理。

    其中最不容易注意到的是每一位制模师傅的专长对模型质量的影响。这也是在管理模型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点。

    大志讲到:“自己也许算是模型制作的全才,各种题材他基本都能上手制作,但他最擅长的方面还是飞机模型。”

    “我也不敢说我是全才,有的人他就是擅长做战车模型,你叫他做飞机模型,他还真有点不顺手。你叫做飞机模型的玩家做战车,他也存在问题。”大志说。

    大志深韵这个道理,他才不会被利益冲昏头脑。他说他会因“模”制宜的进行生产管理,不会为了追求产量让手底下的员工全部改变制作同一款题材的模型。

    为了保证质量,大志在工作室操作区设置了专门的漆料柜。他把几个不同国家军队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使用的涂装色彩进行了编号分类,便于对量产模型产品的涂装进行标准化管理。

    “我们同一批次产品的涂装漆料会统一下发给我们的制模师傅,我们进行涂装时使用的遮盖纸都是联系厂家用激光打印机生产的,然后寄给我们的制模师傅。”大志回答了记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如何保证那些战车的迷彩涂装是一样的。

    对于如何控制成本与定价,大志表达了他的心声。

    “在模型的精确度与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们要做大多数玩家玩得起的模型,因此我们都是站在玩家的角度进行定价的。”

    在模型市场上,大多数武器装备的模型都是以外军武器为题材,国内新近的武器装备模型凤毛麟角。大志和他的团队设计制作的模型全都是以国产武器为题材。

    其中不乏人民军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使用的63式装甲输送车、《士兵突击》电视剧当中成才带领许三多参观的89式装甲车、以及2019年首次在天安门大阅兵中亮相的国产新型红旗17A防空导弹车等小众武器装备模型。

    正是他们大胆的选题、严格的管理、以及对制模师傅专长的把握,以及不追求产量,保证质量的态度。造就了颐和知乐品牌模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场面。

    大志笑呵呵的对记者讲道:“我还真没想到我们这种小众品牌的销量如此的好!”

    产品的质量可以说没有问题,如何把易碎的成品模型安全的送到玩家手中却是一个谨慎的任务。在这不得不提到大志的主业和他的经营态度。

    创始人大志先生的主业是做高端物流的,他用主业来投资颐和手作工作室。因此,主业的技术便可反哺成品模型的运输,高端物流上采用的定制化快递箱在一般情况下可护模型“周全”。

    在模型被玩家接收后,若是小问题,大志和员工会在线指导修复。若是大损坏,大志说:“我们会让玩家在线销毁,一周之内补发新货。”

    他还强调,我们模型制作行业也算服务业,我们必须服务于顾客。

     

    正是大志以顾客为先的经营态度,让其得到了圈内玩家的一致好评,也给工作室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 丰硕的成就

     

    脱离了体制,大志和他的团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上了,这给了他们极大的自由。于是热爱加上自由的发展空间最终碰撞出许多成就。

    2018年央企改革中,原国家文化部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北京百妙文化艺术中心从央企剥离,成立了北京百妙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颐和手做工作室就是在此期间成立的,团队员工向记者介绍道。

    “之前在央企工作时,我们的任务主要是策划文化活动、打造文创产品或是打造一个IP。现在从央企剥离出来了,我们变成了私人企业,工作内容就变成了让文化项目落地的实业性任务,也包括我们的老本行和制造业公司进行一些商业合作。”大志对比了他从国企剥离前后工作内容的变更。

    2019年2月,北京颐和手作模型展厅及工作室成立。嘉柏大厦一层的玻璃房内打破了往日的沉闷于死寂,大志和他的员工在这里携手踏上了追逐热爱的道路。藏品越来越多,题材越来越丰富。

    这时,一位老朋友找到了大志,拜托工作室帮他完成一个心愿,于是工作室来活儿了。

    这位老朋友曾是空军航空兵飞行员,退伍前曾在空军某部驾驶强-5型对地攻击机。他想让工作室给他制作一款强-5战机模型并且印上自己战机的编号,用来纪念那段峥嵘岁月。

    这位老兵拿到模型的消息传开后,他的战友们也纷纷联系工作室。为他们整个大队统一定制一批强-5型对地攻击机模型,分别印刷上战友们所驾战机的编号,共同纪念他们一起战斗的时光。

    第一个业务的顺利完成让颐和手作工作室的员工们格外欣喜。

    broken image

     

    2019年3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找到工作室,要求与他们合作完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复原模型的制作。经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专家翻阅大量历史资料与工作室制模师傅的反复探讨,最终敲定了模型的外观。

    经过小半年的努力,终于在2019年9月完成了复原模型的制造。将这架1:4的“冯如一号”复原飞机模型捐赠给了中国科技馆。

    时任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总经理蔡二雨说:“此次复原模型按照当年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机身框架、机翼翼梁、翼肋、螺旋桨采用木材,发动机采用金属制作,尽可能复原该型飞机的气动设计和结构工艺,为现代人了解百年前的飞机制造提供了参考。”

    颐和手作工作室此次复原的成功,在模型届和文创圈内名声大震,各大知名文化传播公司纷纷找其合作。

    broken image

    2019年末,中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长春航展上面向公众展示了鸾鸟空天母舰项目的模型,而鸾鸟模型的制造方就是北京颐和手作工作室。

    工作室的制模师傅通过参考科幻作品的参数以及其他自资料,运用计算机3D建模技术、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再现了鸾鸟空天母舰真实的样貌,其科幻的造型在网上迅速传播,掀起广大军迷朋友的热议。

    2020年,电影《长津湖》正在紧张筹备中,剧组联系到工作室叫他们帮忙做一些美术指导。

    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团队将微缩的场景变为真实,给装备道具赋予1950年代的真实感和战争的参与感。他们参与旧化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威利斯吉普车、美国陆军部队M4谢尔曼坦克的旧化处理和细节布置工作。

    工作室的老师傅说:“就是做一个1:1的场景模型罢了。”有了颐和手作工作室的参与,让观众看到了一个鲜活的美国军队形象。

  • 2021年初,中航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了在珠海航展上展示我国未来空军发展的蓝图,打算利用科幻作品“南天门”计划当中的玄女战斗机为原型打造一款模型机面向公众展示。

    大志跟记者调侃道:“咱们也不确定咱们国家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计划,毕竟咱们总是喜欢闷声发大财,歼-20隐身战斗机在服役之前不是也说没有吗?”

    玄女战斗机的模型正如它的身份和名字一样困扰着大志和工作室的制模师傅们。甲方公司的严苛要求加上国内疫情的影响,无一让参与到玄女战机模型制作项目的工作人员倍感压力。

    于是伴随无数困难的成就开始了。

    2021年年初,中航环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珠海航展的筹备会议中提出了设置玄女战斗机展示项目的计划,公司负责人随后联系到工作室,要求其制作一款大比例的玄女战斗机模型。受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国内交通、物流等行业均受到了限制,团队人员的对接、设计任务的实施等诸多工作计划被搁置。 

    时间在一天天的流逝,甲方公司不断的提出相关细节,具象化的严苛要求又给整个工作室团队增加了不少压力。之前的设计又要更新,工艺又要改变,团队在视频会议里反复争论。

    转眼来到了2021年6月,距离珠海航展开幕还有不到4个月,玄女战机模型目前还停留在设计图上。

    等到国内疫情防控稍稍放缓,大志和团队中的几位师傅就立马飞赴展位开始工作。

    broken image

    当时负责模型金属骨架组装的李师傅说:“战机的外形太光滑了,对搭建的精度要求很高,必须保证骨架的位置正确和整体平整。”

    距航展开幕还有1个多月,玄女战机模型的外观件已经通过泡沫切割机加工完成,工作室的几位美工师傅正在为其进行分色处理。“大比例模型的上色工作非常繁复,大面积的喷涂需要耐心与稳定的双手。”时任美工处理的刘师傅回忆道。

    距航展开幕还有半个多月,玄女战机的外观件的安装工作接近尾声,整个模型开始显露出科幻感。

    2021年9月中旬,随着展区布光的调试完成,一架带着中国特有的黄色测试机涂装的玄女战斗机模型以完整的型态出现在生产线场景上。

    参与该计划的工作室成员总算松了一口气,大志和员工们终于把小说中的玄女战机完美的还原在世人面前。航展专业日当天,就有不少爱好者驻足打卡拍照。

    broken image

    时间距离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改革已经过去了七年,2022年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西区陈列着一块巨大的沙盘式场景模型,这块场景模型的背景板上有三个刚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合成赢。

    沙盘上“驰骋”着的84式坦克抢修车模型和GQL-410重型冲击桥模型,这两款比较罕见但极为重要的武器装备在真实的合成作战当中,将是帮助突击集群顺利完成任务的中坚力量。还有为整个突击集群撑起保护伞,执行野战伴随式防空任务的红旗-17A防空导弹、PGZ-09自行高炮都是颐和手作工作室利用中国兵器集团北方工业研究所提供的外观参考资料打造的。

  • 终极目标

    直播经济的流行帮助许多行业得到了发展,颐和手作工作室同样也设立了直播间。老板大志和员工出镜解答玩家问题、推销模型产品。通过直播的流量宣传工作室。

    许多网友提问:“颐和手作工作室可以称之为目前国内军模工作室的‘天花板’吗?

    大志回答道:“目前展厅规模和展品可以说在国内首屈一指, 当然有一些私人收藏的规模比我们要高端专业。但是我们是唯一独立免费对外开放的。”

    一句“首屈一指”不禁让人感到大志谦逊的态度,老板大志的终结目标到底是什么呢?野蛮生长的爱好最终是什么样子呢?

    大志列举道:“设立自己的品牌,比如说我们的颐和知乐,在国内的小比例军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创新,给玩家更多可以选择的题材;拥有自主的制作团队,购买更先进的设备,招揽建模和制模人才;把颐和手作工作室做大,建立国内初具规模的模型展览馆及俱乐部,让更多模友玩家来参观;开发更多自主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规范代工行业标准,推动模型代工行业标准化,物流运输更加安全高效。”

    颐和手作工作室正在把他们的想法一步步变成现实。

    实地采访的第二天,大志和他的员工一起又前往了天津,共同为第22届中国国际模型展览会筹备工作助力。他们团队打造的1:1一战英军劳斯莱斯装甲车模型正在工厂装配外观构件,预计完工之后又将是展馆内一个热门展区。

    从利用模型大厂的成品板件批量制作的强-5对地攻击机定制化模型,到PCL-161车载式榴弹炮的设计试模,再到复活“南天门”计划当中的玄女战斗机。一路走来,伴随着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翻天覆地式的更新迭代,颐和手作模型工作室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人民军队历史的热爱在国产题材比例模型领域不断“整活儿”,为国内比例模型玩家打造了一部生动的“人民军队武器发展史”。过去制作的模型也许会布满灰尘,也许会陈列在某个展柜的小隔断里,也许会在某个玩家的手中继续“发光”......无论在什么地方,它们永远在讲述着一段历史故事,展示着一种技艺,传播着一份热爱。